网站地图

微信公众平台

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您的位置:首页 - 关于我们 - 银行动态 - 时刻紧绷防范之弦 谨防通讯网络诈骗

银行动态

时刻紧绷防范之弦 谨防通讯网络诈骗

发布日期:2019-05-20 阅读:9764次      字体:    


如何应对电信诈骗

1.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、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、短信也不要轻信,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;

2.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、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、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、冒充淘宝、商家客服进行退款,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;

3.陌生短信、邮件、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,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;

4.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,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、诈骗短信,钓鱼拦截,木马程序;

5.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、网站中,网银账号、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,密码定期修改,谨防信息泄露。

 

遇到电信诈骗要头脑清醒,骗局就会不攻自破。因为无论电信诈骗犯罪手法如何翻新,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:索要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和账号,将钱取走。所以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如遇类似事件,切记“不听、不信、不汇款”

 

1、何谓“不听”?电信、银行、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。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,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,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,转到公安局、转到银行。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。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、不同的平台,不可能直接转过去。所以市民应直接挂断电话。

 

2、何谓“不信”?目前没有任何单位设置安全账号,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。自己的账号才最安全,自己设置了密码的账号才是安全账号。所以公检法执法时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,会当面询问当事人,会作谈话笔录,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、密码告诉他。所以市民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安全账号的说法。

 

3、何谓“不汇款”?税务部门、财政部门退税的时候,都会通过电信、报纸等发布公告。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,会在网络、报纸、电视上作公开宣传,绝对不会打个电话了事。

 

[ 打印 ]  [ 关闭 ]

客户服务

微信公众平台

>